2024年11月(2024年11月1日0时至11月30日24时),浙江省共报告法定传染病23563例,死亡59人。其中,流行性感冒报告8155例。
其中,甲类传染病未报告发病、死亡病例。乙类传染病中传染性非典型肺炎、脊髓灰质炎、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麻疹、乙脑、炭疽、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白喉、新生儿破伤风、血吸虫病和人感染H7N9禽流感无发病、死亡病例报告,除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外,其余16种乙类传染病共报告发病6913例,报告死亡59人。报告发病数居前5位的病种依次为:肺结核、梅毒、病毒性肝炎、淋病及百日咳,占乙类传染病报告病例总数的94.99%。
同期,丙类传染病共报告16650例,未报告死亡。报告发病数居前3位的病种依次为流行性感冒、其他感染性腹泻病和手足口病,占丙类传染病报告病例总数的98.88%。
流感和普通感冒虽然都是呼吸道疾病,但两者是完全不同的。下表列出了流感和普通感冒区别:
考虑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一是寒冷季节更利于多数病原体的存活。二是秋冬季和冬春季常关闭门窗,室内空气流通性降低,一旦有传染源,容易造成疾病传播。三是寒冷季节鼻黏膜抵抗力下降,病原体更容易侵入人体。四是寒冷季节室内活动多,增加了感染的机会。
一方面,日常可采取科学佩戴口罩、注意手卫生、多开窗通风、注意咳嗽礼仪、保持社交距离、做好清洁和消毒等防护措施;另一方面,最重要、最有效的流感预防措施是接种疫苗。根据《中国流感疫苗预防接种技术指南(2022-2023)》,优先推荐以下重点和高风险人群及时接种:医务人员、大型活动参加人员和保障人员、养老机构/长期护理机构/福利院等场所脆弱人群及员工、托幼机构/中小学校的教师和学生、其他流感高风险人群(包括60岁及以上的居家老年人、6月龄-5岁儿童、慢性病人群、孕妇等)。由于现有流感疫苗不可以直接给6月龄以下婴儿接种,该人群可通过母亲孕期接种和对婴儿的家庭成员/看护人员接种流感疫苗,以预防流感。
接种疫苗是预防传染病最经济、有效的方法。目前,我国的疫苗可预防的呼吸道传染病有流感、麻疹、流行性腮腺炎、风疹、水痘、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百日咳、白喉、肺炎球菌感染、流感嗜血杆菌感染等。当前正值流感疫苗接种最佳时期,所有6月龄及以上且无接种禁忌的人都可以接种流感疫苗,尤其是老年人、儿童、慢性基础性疾病患者等高风险人群。
采取日常防护和公共卫生措施也可以有效实现呼吸道传染病的多病共防,包括: 1.注意咳嗽礼仪和手卫生,养成良好卫生习惯; 2.增强体质,注意营养均衡,提高身体抵抗力,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 3.尽量少去人群密集的公共场所,特别是空气流动不畅的密闭场所; 4.减少接触出现呼吸道症状的人,接触时注意个人防护; 5.做好室内通风换气。
看完赶紧转发给身边人 戴好口罩!戴好口罩!戴好口罩!
来源:浙江省卫生健康委、中国疾控中心、杭州交通918 |